【宣傳】海山學文物展覽館360度環景
本中心轄下之海山學文物展覽館於2016.10正式對外營運,文物展覽館現為於本校圖書館6樓A側。
為方便館外讀者了解館內環境,特設置海山學文物展覽館360度環景導覽,歡迎讀者多加使用。
環景連結:請點此
海山學研究中心、通識教育中心、日本研究中心與歷史學系於2016年11月25日至26日舉辦「秩序、治理、產業—─近代東亞政經發展脈絡的再檢視」國際學術工作坊,歷經兩天各場次的熱烈討論,活動圓滿成功。 (繼續閱讀…)
Read More馬上就要過年了,本校中文系配合海山學研究中心與人文學院的USR大學在地實踐計畫,於今年再度舉辦「迎春法書納福年」活動,邀請書法名家蒞校現場揮毫,並於現場提供筆墨紙硯,由中文系主任朱孟庭親自指導民眾書寫,歡迎所有民眾2018年2月1日下午到臺北大學校園同樂,提早感受年節氣氛。 (繼續閱讀…)
Read More8月8日下午,國家教育研究院「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吳文龍博士帶領龍埔國小等鄰近中小學師生一行十三人,蒞臨海山學研究中心,並參訪位於圖書館六樓的海山學文物展覽館。 (繼續閱讀…)
Read More新北市升格直轄市將滿十年,為發揚新北地方學,同時展現研究能量,由海山學研究中心於3月8日至9日與新北市立圖書館合辦「《臺北州檔案》與文書運用國際學術研討會」,來自臺灣、日本、韓國、香港等東亞學者輪流發表專題論文,相互分享彼此研究成果,並共商史料活化應用與後續數位檔案加值等議題。 (繼續閱讀…)
Read More時代風景——繪筆下的風土紀行 十九世紀臺灣正式開埠前後,遠渡重洋來到「福爾摩沙」的外邦人士,始終不絕於途。其中,來自英國的自然學者柯靈烏(Cuthbert Collingwood,1826-1908),及英國皇家海軍軍醫克里(Edward H. Cree,1814-1901),在以文字紀錄他們探索臺灣的行腳之餘,也各自將旅途中的見聞,化為一張張的彩圖。 (繼續閱讀…)
Read More本中心自2015年組成跨國研究團隊進行《臺北州檔案》解題與關鍵字研究,至今3年。本次國際學術研討會可謂本研究團隊近三年研究成果之展現。《臺北州檔案》現典藏於新北市立圖書館,為日治時期基層的地方行政單位檔案。 (繼續閱讀…)
Read More本活動為執行藍染工藝手作推廣與實踐而設,並在過往調查與展覽,以及瞭解地方產業特色後,繼而回歸生活現實面向,與三峽在地團體合作,延請業師帶領本校師生暨地方社區民眾,實際體驗藍染藝術之美。 (繼續閱讀…)
Read More大溪河階數位探索 開創走讀新里程碑 #數位人文 #數位海山 2021年5月2日由國立臺北大學海山學研究中心、新北市立北大高中、樹春文教基金會,以及智紳數位文化事業公司等,共同策劃「2021大溪河階走讀──崁城.內柵.頭寮情」的數位走讀活動。本次活動由三峽、龍潭、中壢三隊會師於大溪,近200名民眾共襄盛舉。活動在臺北大學的大草坪合影後,正式拉開序幕。 此次為全國首創結合GIS資訊系統與文史資料庫應用的走讀活動,不同於傳統解說與環境走讀的模式。參與民眾以手機應用歷史地圖套疊功能,切換不同時期的地圖圖層,穿越時空,重新看見百年來家鄉環境的變遷;並透過導覽團隊的現場解說,切身感受周遭地景與產業的變化。海山學研究中心與數位走讀地圖製作團隊合作建置的「2021大溪河階數位走讀地圖」,收錄完整的走讀路線以及大溪河階24個重要景點的圖文內容,並由海山文史團隊成員擔任語音解說,獻聲領讀各景點的文化特色。 (繼續閱讀…)
Read More一、資格條件 1. 中華民國國籍,持有國民身分證者。 2. 性別、年齡不拘。 3. 大學或以上學歷,人文學科、歷史學系所畢業優先。 4. 具電腦文書(Word、Excel、PPT、PDF等)、網頁管理,以及基礎GIS等資訊處理能力。 5. 具專案企劃管理及撰寫相關經驗,曾有辦理活動規劃、教育部相關計畫及USR計畫等經驗者。 6. 具資料蒐集分析、判斷及整合能力,且善於溝通協調、高度敬業及服務精神。 7. 熟悉紀錄片拍攝流程與基礎剪輯者尤佳。 (繼續閱讀…)
Read More繼上個星期蔣渭水來到海山地區之後,你知道1920年代海山地區最潮的文化活動是什麼嗎? 還有,1920年代臺灣人要怎麼認識這個世界,才能擁有競爭力跟國際觀嗎? 阿嬤們的少女時代又是如何衝撞社會體制、解放女性的呢? (繼續閱讀…)
Read More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