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消息】品牌臺灣:文化,剖理系 Cultural Policy




本中心通過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第二期(109-111年)計畫,以「環抱海山.深耕三峽:北大文化城的創生與活化」為題,並以三峽老街區為主要實踐場域,擴及海山地區等區域景點。 (繼續閱讀…)
Read More你,錯過了探索海山地區的「北大走路節」嗎? 你,還想繼續深入知道海山地區的在地故事嗎? 那麼,就來報名吧!!! 這一次,我們推出了進階版的「三鶯走路節」活動,本中心自2016年起,每年持續辦理。今年,本中心以「1013忠義傳世打鐵坑」為題,將帶領本校師生、在地鄉親朋友們,一同尋訪海山地區的特色景點。 (繼續閱讀…)
Read More因應21世紀,人文書寫的研究與教學,強調「跨領域」、「學科整合」,也愈發重視運用資訊工具、新媒介,解釋人文的日常生活。 (繼續閱讀…)
Read More10月19日,一年一度走讀在地地景的「三鶯走路節」又再次出發,起點從臺北大學正門,沿校園和大漢溪河畔,步行至終點桃園大溪老街,總長約16公里,共有320人報名參與,活動總人次達380人。 (繼續閱讀…)
Read More2021淡水河流域文資調研、區域探索與社會實踐 🎯邀請社區民眾、校外人士、校內師生共同參與學習,請自由加入下列講座、活動 #活動可能需要事先報名,再請來電詢問 (繼續閱讀…)
Read More三峽在地茶產業創生線上論壇,昨天在各位茶農、茶商、在地商家、教育機構、農會、新北市農業局、新北市政府事務局客家文化園區等單位共同參與圓滿結束。 (繼續閱讀…)
Read More時代風景——繪筆下的風土紀行 十九世紀臺灣正式開埠前後,遠渡重洋來到「福爾摩沙」的外邦人士,始終不絕於途。其中,來自英國的自然學者柯靈烏(Cuthbert Collingwood,1826-1908),及英國皇家海軍軍醫克里(Edward H. Cree,1814-1901),在以文字紀錄他們探索臺灣的行腳之餘,也各自將旅途中的見聞,化為一張張的彩圖。 (繼續閱讀…)
Read More臺灣文化協會成立於1921年10月17日,是日治時期臺灣殖民統治體制下重要的臺灣人文化團體,協會成員從都市到鄉村,深入基層進行各種文化啟蒙運動,對啟迪臺灣民智產生巨大作用,開創了臺灣史上前所未有的「自覺的年代」。 (繼續閱讀…)
Read More《臺北州建州百年:在地化與國際化的視角》 2020年適逢臺北州建州百年,2020年10月30日、31日,由國立臺北大學海山學研究中心與新北市政府文化局、新北市立圖書館共同舉辦「臺北州建州百年紀念」國際學術研討會,本論文集為該場研討會成果,亦為「《臺北州檔案》研究與活用計畫」階段成果之一。 (繼續閱讀…)
Read More國立臺北大學海山學研究中心與人文學院攜手合作,長期致力於社會實踐工作,於2017年4月通過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SR)試辦期計畫」。 (繼續閱讀…)
Read More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