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健榮主任

中心主任

海山學研究中心的成立,期望能在學術教育界與地方研究者的共同努力之下,累積更多的學術成果、研究史料與教學資源,帶動地方文化的永續保存並傳承歷史記憶,以提昇本區在北臺灣地方學研究的地位。從本土性、在地性的鄉土文化研究出發,試圖開創國際化、全球化的學術對話空間。

1970年代起,西方漢學界陸續有人類學者、社會學者進入海山地區,如武雅士(Arthur P. Wolf)、邵式柏(John Robert Shepherd)、艾亨(E. M. Ahern)等人,在臺灣史學家王世慶先生(1928-2011)的協助下,進行田野調查,以海山地區為基地,完成重要的漢人社會研究著作,開啟了海山學研究的西方視野,也使得海山地區成為戰後臺灣學界連結國際漢學研究的重要起點。

從1970年代的「濁大計畫」(中央研究院與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與1980年代的竹塹研究計畫開始,近年來伴隨著臺灣本土意識的昂揚以及社會多元開放的趨勢,鄉土探索的意義與「地方學」的概念逐漸獲得臺灣史學界與相關學門研究者的關注,「在地化」的區域研究(region study)亦漸成學術界的顯學。研究者藉由特定區域的深入探索,勾勒出臺灣社會文化的常態與變相,也逐漸體認到「在地化」是在全球化的過程中彰顯區域特色的要素。

海山地區地位的重要性、文化的多元性及資料的豐富性,若能以大漢溪、淡水河流域的人地互動作為觀察重心,結合歷史考察、現狀調查與多元學科的方法運用,探究海山地區作為一個地域共同體的自然生態與人文活動,大有樹立學術典範(paradigm)及研究傳統(research tradition)的優勢條件。

海山地區為海山學研究的起點,而不是界線。本中心擬透過海山學的長期耕耘與推闡,落實在實證研究與課程教學的基礎上,透過跨學科的視角,進行既微觀且通觀的專題分析與整合探索,關注當地與他方的連結與互動,繼而建構出地方學研究的理論模式,讓北臺淡水河流域的相關研究邁入國際社會的學術文化潮流中,成為國立臺北大學在海山地區與世界接軌的知識橋樑,也讓世界看到這個區域在臺灣歷史文化中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