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七月
「藍染種子教師營」錄取名單如下方連結所示,敬請錄取人員於2020年7月22日(三)16時前至郵局劃撥繳費1015元,如未準時繳費將依續遞補。 (繼續閱讀…)
Read More
28
九月
臺灣文化協會成立於1921年10月17日,是日治時期臺灣殖民統治體制下重要的臺灣人文化團體,協會成員從都市到鄉村,深入基層進行各種文化啟蒙運動,對啟迪臺灣民智產生巨大作用,開創了臺灣史上前所未有的「自覺的年代」。
(繼續閱讀…)
Read More
13
三月
國立臺北大學海山學研究中心與人文學院攜手合作,長期致力於社會實踐工作,於2017年4月通過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SR)試辦期計畫」。 (繼續閱讀…)
Read More
13
三月
🍵茶鄉輕旅行開放報名
三峽茶產業歷史悠久,自清領時期當地人就開始在鄰近山區種茶製茶,至今已超過200年。而三峽製茶者製茶功夫純熟,能夠製作出包種、龍井、碧螺春、蜜香紅茶、白茶、東方美人等多種品項。 (繼續閱讀…)
Read More
08
一月
王先生於省文獻會時期(1949.2〜1972.10),曾使用筆名「龍逸」,在報章雜誌發表文章共12篇。最早是1950年1月15日,於《全民日報》發表〈臺灣行政區域之變遷〉。此文早於使用本名的首篇期刊文章,〈高雄市發達史話〉(《高市文物》創刊號,1953.10),以及首本方志《臺灣省通志稿卷一土地志地理篇‧第二冊地名沿革》(臺灣省文獻會,1953.11)。此筆名的由來不詳,推測應是與王先生是龍年生(昭和3,1928,戊辰年)有關。
(繼續閱讀…)
Read More
28
七月
【工作內容】
1.協助研究計畫相關事務(人員聯繫/會議紀錄/計畫帳務管理等)
2.協助辦理研討會、工作坊
3.中心辦公室值班
4.其它行政事務及交辦事項
5.工作期程: 到職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 (工作表現優者可續任) (繼續閱讀…)
Read More
02
五月
大溪河階數位探索 開創走讀新里程碑
#數位人文 #數位海山
2021年5月2日由國立臺北大學海山學研究中心、新北市立北大高中、樹春文教基金會,以及智紳數位文化事業公司等,共同策劃「2021大溪河階走讀──崁城.內柵.頭寮情」的數位走讀活動。本次活動由三峽、龍潭、中壢三隊會師於大溪,近200名民眾共襄盛舉。活動在臺北大學的大草坪合影後,正式拉開序幕。
此次為全國首創結合GIS資訊系統與文史資料庫應用的走讀活動,不同於傳統解說與環境走讀的模式。參與民眾以手機應用歷史地圖套疊功能,切換不同時期的地圖圖層,穿越時空,重新看見百年來家鄉環境的變遷;並透過導覽團隊的現場解說,切身感受周遭地景與產業的變化。海山學研究中心與數位走讀地圖製作團隊合作建置的「2021大溪河階數位走讀地圖」,收錄完整的走讀路線以及大溪河階24個重要景點的圖文內容,並由海山文史團隊成員擔任語音解說,獻聲領讀各景點的文化特色。
(繼續閱讀…)
Read More
30
七月
為配合教育部重點政策,持續推動大學社會責任(簡稱「USR」)與讓地方民眾認認識腳下的土地,本中心與新北市立北大高級中學、海山文史導覽團隊共同主辦本年度大三鶯走路節導覽解說員培訓課程與走路節文化講座,歡迎喜愛文化、建築、族群及河流的說書人,一起共襄盛舉! (繼續閱讀…)
Read More
12
五月
2022大眾史學工作坊——數位影視時代大眾史學的教與學
因應數位人文發展的新趨勢,近年以來,各大學紛紛將影像紀錄或GIS等數位媒材納入教學之一環。為使校際之間的課程有更多的對話,海山學研究中心特別規劃辦理跨校的大眾史學工作坊,就影像紀錄及數位媒材在歷史教學上的應用進行交流,並進行學生紀錄片作品的評選競賽。 (繼續閱讀…)
Read More
08
六月
1847年(道光27年),林本源家族為便於收取佃租,於枋橋(板橋)一帶興建弼益館,開啟林家進入板橋地區的序幕。本次演講主要以林本源園邸建立前後為時空背景,從林家投入枋橋城、地方寺廟的創建與教育事業的推展,以及林家主要成員的生活起居、社交活動、政商關係等層面,呈現林本源家族與近代板橋地方社會的互動剪影。 (繼續閱讀…)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