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2017三鶯走路節
1.路程約10公里,全程以徒步方式進行,報名請考量自身身體狀況,除非遭遇大雨,否則活動仍將如期舉行。(若因天候因素改期時,於三天前上午9:00於臺北大學海山學研究中心網站、三鶯走路節網站、我是三峽人粉絲頁發布訊息通知。)
2.必備物品:請著輕便服裝、軟底鞋、遮陽帽、簡易雨具,飲用水、個人午餐、個人藥品、小點心等。
[活動聯絡人]
張先生0936-194299
林先生0922-328783
1.路程約10公里,全程以徒步方式進行,報名請考量自身身體狀況,除非遭遇大雨,否則活動仍將如期舉行。(若因天候因素改期時,於三天前上午9:00於臺北大學海山學研究中心網站、三鶯走路節網站、我是三峽人粉絲頁發布訊息通知。)
2.必備物品:請著輕便服裝、軟底鞋、遮陽帽、簡易雨具,飲用水、個人午餐、個人藥品、小點心等。
[活動聯絡人]
張先生0936-194299
林先生0922-328783
One-Day Culture-Exchange Tour in Sanxia To promote Sanxia’s local tourism and culture, the Language Center at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sincerely [...]
Read More時間:109年11月18日(三)15:10-17:00 地點:國立臺北大學人文學院1F01演講廳 主講:顏鴻森教授(成功大學機械系教授) 「鎖」除了武林高手過招時,各式鎖鏈武器外。「鎖」也是古時押送犯人的「鋃鐺」等外,本次演講你會聽到: 探究「古鎖」文化的迷人之處。 探究「鎖」的博物學知識。 原來文字的作用不只是對話,還是多變的「鎖匠」。 (繼續閱讀…)
Read More11月4日、5日,本校歷史學系與日本一般財團法人霞山會,假公共事務學院一樓會議廳共同主辦「東亞近現代史中的變遷、對抗、融合—歷史、教育、產業、經濟的視角」國際學術研討會,來自日、韓、臺等三國共50位學者齊聚一堂,以跨國境及跨領域的視角,探討戰前、戰後東亞歷史發展過程中,在區域間知識、制度、技術、人材的流動下,所產生的變遷、對抗及融和的連鎖及互動關係。本場會議採取實體及同步視訊的方式辦理,兩天會議總共吸引實際來場及線上聆聽者共計170人次參加,為疫情以來難得的盛況。 (繼續閱讀…)
Read More本中心自2015年組成跨國研究團隊進行《臺北州檔案》解題與關鍵字研究,至今3年。本次國際學術研討會可謂本研究團隊近三年研究成果之展現。《臺北州檔案》現典藏於新北市立圖書館,為日治時期基層的地方行政單位檔案。 (繼續閱讀…)
Read More本校歷史學系自2013年起,為配合學校總圖書館暨校史館成立,邀請校友與資深教職人員口述「記憶中的臺北大學」,完成了「鳶飛三角湧」的校史系列共計25部的紀錄片,在當年度的校慶中頗獲佳評。 (繼續閱讀…)
Read More新北市升格直轄市將滿十年,為發揚新北地方學,同時展現研究能量,由海山學研究中心於3月8日至9日與新北市立圖書館合辦「《臺北州檔案》與文書運用國際學術研討會」,來自臺灣、日本、韓國、香港等東亞學者輪流發表專題論文,相互分享彼此研究成果,並共商史料活化應用與後續數位檔案加值等議題。 (繼續閱讀…)
Read More「國家政策與經濟發展―近代東亞政治經濟發展脈絡的再檢視」學術工作坊 由日本史訪會、本校日本研究中心主辦、本中心與通識教育中心、歷史學系等單位共同協辦之「國家政策與經濟發展―近代東亞政治經濟發展脈絡的再檢視」國際學術工作坊, (繼續閱讀…)
Read More林南先生(1912-1988),樹林人,王世慶先生的岳父。日治時期樹林公學校高等科畢業,曾任樹林壯丁團副團長。根據張福壽《樹林鄉土誌》記載,1938年時,樹林壯丁團團長王木生,副團長有9位:陳明通、賴金鐘、劉得金、賴春祥、林南、黃清煙、賴朝村、簡双義、陳如錫,團員40名,合計50名。 (繼續閱讀…)
Read More2021淡水河流域文資調研、區域探索與社會實踐 🎯邀請社區民眾、校外人士、校內師生共同參與學習,請自由加入下列講座、活動 #活動可能需要事先報名,再請來電詢問 (繼續閱讀…)
Read More2021封茶雅集暨茶席體驗 為慶祝三峽區農會成立120周年暨臺北大學城社區20周年,特地由國立臺北大學人文學院、海山學研究中心、新北市立北大高級中學、三峽區農會、祥興茶行、天芳茶行、財團法人樹春文教基金會等單位共同舉辦「2021封茶雅集暨茶席體驗」。 會場茶席使用三峽特有清心柑仔茶葉製成的米其林三星碧螺春、白茶、蜜香紅茶,搭配8位茶藝師侍茶,顧承穎老師編製春三峽.茶之歌。現場還有陶瓷茶具展覽、精緻的在地茶點。品茶時,有搭配恰到好處的音樂合奏,泛音弦樂團更以優雅弦樂入茶,將彼此的祝福與團聚,共同封入茶倉。 (繼續閱讀…)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