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遷公告】海山學研究中心辦公室搬遷
本中心為落實工作目標與宗旨,並實踐大學社會責任與典藏文史資料,中心辦公室搬遷至人文學院5F01空間,現正進行典藏與歸納事宜。如有相關業務聯繫,連絡電話分機號碼如下:
一、USR計畫業務
蔡助理,分機66925
二、《臺北州檔案》與其他文獻出版業務
林研究員,分機66507
三、特色領域計畫業務
李助理,分機66506
本中心為落實工作目標與宗旨,並實踐大學社會責任與典藏文史資料,中心辦公室搬遷至人文學院5F01空間,現正進行典藏與歸納事宜。如有相關業務聯繫,連絡電話分機號碼如下:
一、USR計畫業務
蔡助理,分機66925
二、《臺北州檔案》與其他文獻出版業務
林研究員,分機66507
三、特色領域計畫業務
李助理,分機66506
三峽在地茶產業創生線上論壇,昨天在各位茶農、茶商、在地商家、教育機構、農會、新北市農業局、新北市政府事務局客家文化園區等單位共同參與圓滿結束。 (繼續閱讀…)
Read More【文化,剖理系 Cultural Policy】 本學期初,敬邀 陳郁秀董事長,│蒞臨國立臺北大學人文學院舉辦專題講座。 陳郁秀董事長是鋼琴家、教育家、白鷺鷥文教基金會榮譽董事長。曾任文建會主委、現任公廣集團董事長。 109年10月6日跟同學一同討論什麼是「文化」,並分享文化政策制定者扮演的角色。 【講座資訊】 日期:2020年10月6日 13:10~15:00 講題:品牌台灣 地點:臺北大學人文學院文1F01 (請以臉書專頁時間為準) 文化剖理系講座 Round 1・重磅登場 陳郁秀 董事長 鋼琴家、教育家、白鷺鷥文教基金會榮譽董事長 曾任文建會主委、現任公廣集團董事長 台灣 #文化創意產業 概念首創者 她將以 #品牌台灣 為題 娓娓道來文化人做文化事的實踐與願景
Read More2021封茶雅集暨茶席體驗 為慶祝三峽區農會成立120周年暨臺北大學城社區20周年,特地由國立臺北大學人文學院、海山學研究中心、新北市立北大高級中學、三峽區農會、祥興茶行、天芳茶行、財團法人樹春文教基金會等單位共同舉辦「2021封茶雅集暨茶席體驗」。 會場茶席使用三峽特有清心柑仔茶葉製成的米其林三星碧螺春、白茶、蜜香紅茶,搭配8位茶藝師侍茶,顧承穎老師編製春三峽.茶之歌。現場還有陶瓷茶具展覽、精緻的在地茶點。品茶時,有搭配恰到好處的音樂合奏,泛音弦樂團更以優雅弦樂入茶,將彼此的祝福與團聚,共同封入茶倉。 (繼續閱讀…)
Read More壹、活動緣起 今年是第八年舉辦「大三鶯走路節」,路線自古稱海山口至新莊街所在地,拜訪新莊廟街,回首繁華歲月,並連結文化地景與商店街,一同在新莊老街歡聚遊賞。然後走過橫虹亮麗的新月橋,沿溪畔走回三峽。沿途可見早期大嵙崁溪產業、沿河聚落及河岸溼地景觀,歡迎參加。 (繼續閱讀…)
Read More【文化剖理系第三彈:國光劇團品牌之產製行銷策略】 時間:2020年12月15日(二)13:10〜15:00 地點:臺北大學人文學院11F01 更改為人文學院1F01國際會議廳 主講:張育華女士(國光劇團團長) 張育華團長接掌國光劇團後,以「文化品牌」為經營目標,鏈結合作資源,推動人才育成計劃,發展戲曲「行銷、傳播、管理」的經營策略,以促進戲曲觀眾的多元化。建立「國光品牌學」,使國光劇團並不只是一個京劇的劇團而已,更是一個可以代表京與戲曲文化的品牌。 國光劇團如何從國家編制的公家單位,蛻變成代表京劇與戲曲的「文化品牌」呢? 張育華團長對於「國光劇團」這個品牌,有什麼永讀經營的想法呢? 這場演講中團長會為我們解答: #國光劇團是如何成為一個文化品牌 #建立之後的經營與行銷策略 讓我們跟著張育華女士與國光劇團,來一探「品牌文化」吧! 主辦單位:國立臺北大學人文學院、海山學研究中心、民俗藝術與文化資產研究所 指導單位:教育部、USR萌芽型計畫 #USR #文化剖理系 #文化政策 #文化創意產業
Read More繼上個星期蔣渭水來到海山地區之後,你知道1920年代海山地區最潮的文化活動是什麼嗎? 還有,1920年代臺灣人要怎麼認識這個世界,才能擁有競爭力跟國際觀嗎? 阿嬤們的少女時代又是如何衝撞社會體制、解放女性的呢? (繼續閱讀…)
Read More臺灣文化協會成立於1921年10月17日,是日治時期臺灣殖民統治體制下重要的臺灣人文化團體,協會成員從都市到鄉村,深入基層進行各種文化啟蒙運動,對啟迪臺灣民智產生巨大作用,開創了臺灣史上前所未有的「自覺的年代」。 (繼續閱讀…)
Read More為配合教育部重點政策,持續推動大學社會責任(簡稱「USR」)與讓地方民眾認認識腳下的土地,本中心與新北市立北大高級中學、海山文史導覽團隊共同主辦本年度大三鶯走路節導覽解說員培訓課程與走路節文化講座,歡迎喜愛文化、建築、族群及河流的說書人,一起共襄盛舉! (繼續閱讀…)
Read More「三鶯走路節」自2013年開始,每年分春秋兩季舉行,以河川流域規劃不同路線,帶領民眾走入歷史現場,結合在地故事、產業特色、學校教育、人文地景的深度導覽,重視城鄉發展的在地記憶,並希望可以逐年累積,建立起三鶯地區的人文步道系統。 (繼續閱讀…)
Read More10月19日,一年一度走讀在地地景的「三鶯走路節」又再次出發,起點從臺北大學正門,沿校園和大漢溪河畔,步行至終點桃園大溪老街,總長約16公里,共有320人報名參與,活動總人次達380人。 (繼續閱讀…)
Read More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