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六月
臺灣開始以官方力量機械化開採煤礦,最早可以追溯到1876年。迄今一百二十餘年的時光,煤礦仍是重要的能源。煤礦在臺灣的民生經濟、地景、藝術、交通及社會的發展扮演重要角色,對常民記憶及文化底蘊殊具意義。 (繼續閱讀…)
Read More
07
十一月
為落實大學社會責任與高教深耕計畫,本中心規劃「大臺北區域研究與社會實踐系列活動」,包含系列講座與史蹟考察,歡迎大家踴躍參加。本次活動無需報名,活動當日自行前往即可。 (繼續閱讀…)
Read More
27
二月
本校歷史學系自2013年起,為配合學校總圖書館暨校史館成立,邀請校友與資深教職人員口述「記憶中的臺北大學」,完成了「鳶飛三角湧」的校史系列共計25部的紀錄片,在當年度的校慶中頗獲佳評。 (繼續閱讀…)
Read More
23
九月
【文化,剖理系 Cultural Policy】
本學期初,敬邀 陳郁秀董事長,│蒞臨國立臺北大學人文學院舉辦專題講座。
陳郁秀董事長是鋼琴家、教育家、白鷺鷥文教基金會榮譽董事長。曾任文建會主委、現任公廣集團董事長。
109年10月6日跟同學一同討論什麼是「文化」,並分享文化政策制定者扮演的角色。
【講座資訊】
日期:2020年10月6日 13:10~15:00
講題:品牌台灣
地點:臺北大學人文學院文1F01
(請以臉書專頁時間為準)
文化剖理系講座 Round 1・重磅登場
陳郁秀 董事長
鋼琴家、教育家、白鷺鷥文教基金會榮譽董事長
曾任文建會主委、現任公廣集團董事長
台灣 #文化創意產業 概念首創者
她將以 #品牌台灣 為題
娓娓道來文化人做文化事的實踐與願景
Read More
12
三月
新北市升格直轄市將滿十年,為發揚新北地方學,同時展現研究能量,由海山學研究中心於3月8日至9日與新北市立圖書館合辦「《臺北州檔案》與文書運用國際學術研討會」,來自臺灣、日本、韓國、香港等東亞學者輪流發表專題論文,相互分享彼此研究成果,並共商史料活化應用與後續數位檔案加值等議題。 (繼續閱讀…)
Read More
07
十月
本活動為執行藍染工藝手作推廣與實踐而設,並在過往調查與展覽,以及瞭解地方產業特色後,繼而回歸生活現實面向,與三峽在地團體合作,延請業師帶領本校師生暨地方社區民眾,實際體驗藍染藝術之美。 (繼續閱讀…)
Read More
08
六月
1847年(道光27年),林本源家族為便於收取佃租,於枋橋(板橋)一帶興建弼益館,開啟林家進入板橋地區的序幕。本次演講主要以林本源園邸建立前後為時空背景,從林家投入枋橋城、地方寺廟的創建與教育事業的推展,以及林家主要成員的生活起居、社交活動、政商關係等層面,呈現林本源家族與近代板橋地方社會的互動剪影。 (繼續閱讀…)
Read More
21
八月
8月8日下午,國家教育研究院「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吳文龍博士帶領龍埔國小等鄰近中小學師生一行十三人,蒞臨海山學研究中心,並參訪位於圖書館六樓的海山學文物展覽館。 (繼續閱讀…)
Read More
14
十二月
12月9日至10日,海山學研究中心與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新北市立圖書館假本校人文大樓1樓國際會議廳,聯合舉辦「王世慶先生與臺灣文獻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來自日、韓、新、臺等四國共40位學者齊聚臺北大學,以在地化及國際化的觀點,探討王世慶先生在臺灣史及海山地方學研究上的貢獻。本會議亦同步於海山學研究中心臉書粉絲專頁LIVE直播,兩日共計200人次參與此次的學術盛宴。
(繼續閱讀…)
Read More
11
九月
自2016年起,本中心接手籌辦第五場「三峽走路節」活動,以徒步方式探訪三峽河流域,沿途解說參訪溪畔景觀、人文地景及產業發展,帶領民眾關心流域水資源與環境保護,也與當地社區居民共同祝賀三峽老街百年慶。
2017年度,搭配搭配「海山大觀」古地圖概念與地方大事──三鶯二橋開通,持續辦理三鶯走路節系列活動。希望透過帶領民眾走入歷史現場,結合在地故事、產業特色、學校教育、人文地景的深度導覽,重現城鄉發展的在地記憶。 (繼續閱讀…)
Read More
Comment (1)
初来乍到,多多关照!消灭新冠,人人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