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九月
臺灣文化協會成立於1921年10月17日,是日治時期臺灣殖民統治體制下重要的臺灣人文化團體,協會成員從都市到鄉村,深入基層進行各種文化啟蒙運動,對啟迪臺灣民智產生巨大作用,開創了臺灣史上前所未有的「自覺的年代」。
(繼續閱讀…)
Read More
09
十二月
【文化剖理系第三彈:國光劇團品牌之產製行銷策略】
時間:2020年12月15日(二)13:10〜15:00
地點:臺北大學人文學院11F01 更改為人文學院1F01國際會議廳
主講:張育華女士(國光劇團團長)
張育華團長接掌國光劇團後,以「文化品牌」為經營目標,鏈結合作資源,推動人才育成計劃,發展戲曲「行銷、傳播、管理」的經營策略,以促進戲曲觀眾的多元化。建立「國光品牌學」,使國光劇團並不只是一個京劇的劇團而已,更是一個可以代表京與戲曲文化的品牌。
國光劇團如何從國家編制的公家單位,蛻變成代表京劇與戲曲的「文化品牌」呢?
張育華團長對於「國光劇團」這個品牌,有什麼永讀經營的想法呢?
這場演講中團長會為我們解答:
#國光劇團是如何成為一個文化品牌
#建立之後的經營與行銷策略
讓我們跟著張育華女士與國光劇團,來一探「品牌文化」吧!
主辦單位:國立臺北大學人文學院、海山學研究中心、民俗藝術與文化資產研究所
指導單位:教育部、USR萌芽型計畫
#USR #文化剖理系 #文化政策 #文化創意產業
Read More
10
八月
狂賀!本中心與人文學院攜手合作,榮獲教育部106年試辦「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核定種子型計畫最高經費補助基準120萬!
本中心與人文學院合作之「海山環抱:北大深耕海山文化、教育、產業之創發與實踐」計畫,執行團隊以海山學研究中心及人文學院為主體, (繼續閱讀…)
Read More
02
十一月
繼上個星期蔣渭水來到海山地區之後,你知道1920年代海山地區最潮的文化活動是什麼嗎?
還有,1920年代臺灣人要怎麼認識這個世界,才能擁有競爭力跟國際觀嗎?
阿嬤們的少女時代又是如何衝撞社會體制、解放女性的呢?
(繼續閱讀…)
Read More
08
十月
今(2020)年適逢臺北州建州一百年,國立臺北大學海山學研究中心與新北市立圖書館共同舉辦「臺北州建州百年紀念」國際學術研討會。邀請臺、日、韓、港、中等國學者,探討臺北州建置之後的行政規劃、變遷與特色,並以比較視野進行戰前東亞各國的地方行政、地方治理以及地方自治等課題的跨域研究。
(繼續閱讀…)
Read More
31
一月
馬上就要過年了,本校中文系配合海山學研究中心與人文學院的USR大學在地實踐計畫,於今年再度舉辦「迎春法書納福年」活動,邀請書法名家蒞校現場揮毫,並於現場提供筆墨紙硯,由中文系主任朱孟庭親自指導民眾書寫,歡迎所有民眾2018年2月1日下午到臺北大學校園同樂,提早感受年節氣氛。 (繼續閱讀…)
Read More
26
二月
本中心自2015年組成跨國研究團隊進行《臺北州檔案》解題與關鍵字研究,至今3年。本次國際學術研討會可謂本研究團隊近三年研究成果之展現。《臺北州檔案》現典藏於新北市立圖書館,為日治時期基層的地方行政單位檔案。 (繼續閱讀…)
Read More
13
三月
🍵茶鄉輕旅行開放報名
三峽茶產業歷史悠久,自清領時期當地人就開始在鄰近山區種茶製茶,至今已超過200年。而三峽製茶者製茶功夫純熟,能夠製作出包種、龍井、碧螺春、蜜香紅茶、白茶、東方美人等多種品項。 (繼續閱讀…)
Read More
12
五月
2022文化剖理系講座:為臺灣均衡發展開藥方——地方創生案例分享
2020年「人口及住宅普查」結果顯示,臺灣 25 至 49 歲的青壯年人口有 869.3 萬人,近四分之三分布在六都。當人口湧向都市,區域發展不均日趨嚴重,地方該如何善用優勢,用人結合文化、土地、產業及景觀,找出產業的DNA,為故鄉尋得永續發展的振興解方呢? (繼續閱讀…)
Read More
15
十月
日本以緊急支援形式捐贈台灣AZ疫苗?日本民眾瘋狂用日幣下架台灣鳳梨?
臺灣香蕉獲選為東京奧運選手村食材?去日本留學交換可以申請獎學金?
近期臺灣與日本交流密切,其中在台設辦事處的日本台灣交流協會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繼續閱讀…)
Read More
Comment (1)
初来乍到,多多关照!消灭新冠,人人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