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名】2020年臺北州建州百年紀念國際學術研討會
協辦單位:國立臺北大學人文學院、歷史學系暨研究所、亞洲暨泛太平洋地區研究中心
8月8日下午,國家教育研究院「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吳文龍博士帶領龍埔國小等鄰近中小學師生一行十三人,蒞臨海山學研究中心,並參訪位於圖書館六樓的海山學文物展覽館。 (繼續閱讀…)
Read More【2017三鶯走路節】 三鶯走路節自2013年舉辦至今,已經踏入第五個年頭了! 今年本著辦喜事的心情,配合三鶯二橋通車活動,邀請大家親臨樹林祕境的鹿角溪濕地公園,沿著清代安溪先民來到三鶯地區尋找新天地的移墾路線,一路欣賞大漢溪畔壯闊的山水地景,認識家鄉的河川生態系與水資源。步行通過大家期待的三鶯二橋。我們將首次與鄉親分享「清乾隆年間海山古地圖」與日治時期「海山大觀」地圖,並提出「建構海山生態綠廊道」的倡議連署,一起在新橋上空拍留紀念,見證2017歷史性的一刻喔! (繼續閱讀…)
Read More教育部數位人文創新人才培育計畫「文化行旅——數位時代下的在地文化」報名資訊 在數位化的時代下,將各地文化特色結合數位進行創作、行銷,乃是「數位人文」領域中一項長足的發展。「數位」與「文化」的結合,不僅能夠保存在地特色,更賦予傳統文化新的生活意象與故事性。因此,本次工作坊邀請到洪榮澤教授、曾美芳教授、余美玲教授、江寶釵教授等四位致力於數位在地文化教學的老師,分享如何引導學生將文化結合數位科技,碰撞出新的火花,呈現在創新的實作成果中。四位教師於發表後並將與主持人鄭文惠教授舉行一場圓桌論壇,對話精彩可期! (繼續閱讀…)
Read More本中心為落實工作目標與宗旨,並實踐大學社會責任與典藏文史資料,中心辦公室搬遷至人文學院5F01空間,現正進行典藏與歸納事宜。 (繼續閱讀…)
Read More《臺灣兩個閩客村落的親屬與社區》講座 我們如何理解1960年代臺灣這塊土地?閩南人與客家人的村落又有怎麼樣不同的生活方式? (繼續閱讀…)
Read More本活動為執行藍染工藝手作推廣與實踐而設,並在過往調查與展覽,以及瞭解地方產業特色後,繼而回歸生活現實面向,與三峽在地團體合作,延請業師帶領本校師生暨地方社區民眾,實際體驗藍染藝術之美。 (繼續閱讀…)
Read More(活動延期)2021元旦「鳶峰走讀──海山大觀」 由於近日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變種病毒(B1.1.7)疫情嚴峻,加上氣象預報警告跨年與元旦當日,將會有15年來最低溫的寒流來襲。為避免群聚感染,以及考量參加者的身體健康,籌辦團隊決定將活動延後至四月底。待鳶山最美的油桐花季節來臨,再邀請大家一同遊賞三峽! 2021年元旦當日,三峽區公所仍會在三峽祖師廟前廣場舉行升旗典禮,備有精美禮品相贈,歡迎大家自由前往參加。 (繼續閱讀…)
Read More新北市升格直轄市將滿十年,為發揚新北地方學,同時展現研究能量,由海山學研究中心於3月8日至9日與新北市立圖書館合辦「《臺北州檔案》與文書運用國際學術研討會」,來自臺灣、日本、韓國、香港等東亞學者輪流發表專題論文,相互分享彼此研究成果,並共商史料活化應用與後續數位檔案加值等議題。 (繼續閱讀…)
Read More馬上就要過年了,本校中文系配合海山學研究中心與人文學院的USR大學在地實踐計畫,於今年再度舉辦「迎春法書納福年」活動,邀請書法名家蒞校現場揮毫,並於現場提供筆墨紙硯,由中文系主任朱孟庭親自指導民眾書寫,歡迎所有民眾2018年2月1日下午到臺北大學校園同樂,提早感受年節氣氛。 (繼續閱讀…)
Read More《海山大觀:國立臺北大學海山學研究中心簡介》 「大觀」既有鳥瞰、宏觀之意,也指涉「大」屯、「觀」音兩山夾峙的淡水河口,從國立臺北大學所在的海山地區望向大屯、觀音的形勢,展現本中心當前放眼淡水河流域大臺北地區的研究視野。全書共計108頁,寓意36天罡、72地煞的總合,象徵天地之數,敬請各界先進好友不吝賜教。 (繼續閱讀…)
Read More
Comment (1)
Wish you good health, d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