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演講】《臺灣兩個閩客村落的親屬與社區》講座
《臺灣兩個閩客村落的親屬與社區》講座
時 間|2021年12月24日(五)15:10-17:00
地 點|國立臺北大學人文學院1F01會議廳
主辦方|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國立臺北大學海山學研究中心
《臺灣兩個閩客村落的親屬與社區》講座
時 間|2021年12月24日(五)15:10-17:00
地 點|國立臺北大學人文學院1F01會議廳
主辦方|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國立臺北大學海山學研究中心
為配合教育部重點政策,持續推動大學社會責任(簡稱「USR」)與讓地方民眾認認識腳下的土地,本中心與新北市立北大高級中學、海山文史導覽團隊共同主辦本年度大三鶯走路節導覽解說員培訓課程與走路節文化講座,歡迎喜愛文化、建築、族群及河流的說書人,一起共襄盛舉! (繼續閱讀…)
Read More為拓展本校師生之國際視野,本校(海山學研究中心、人文學院、公共事務學院、通識教育中心、國際事務處、秘書室、總務處、圖書館等單位)與美國在台協會合辦「1979年後美台關係特展」,邀請本校教職員工生回顧這段歷史! (繼續閱讀…)
Read More「藍染種子教師營」錄取名單如下方連結所示,敬請錄取人員於2020年7月22日(三)16時前至郵局劃撥繳費1015元,如未準時繳費將依續遞補。 (繼續閱讀…)
Read More《漢學研究通訊》第166期已於日前出刊,本期刊有「國立臺北大學海山學研究中心簡介」,內容包含中心的成立緣起、業務推展、教研資源、發展願景,以及今後各項學術及USR工作規劃等。歡迎關心海山地方學之知識建構及如何據此進行社會實踐的好朋友們,下載閱覽指教! (繼續閱讀…)
Read More繼上個星期蔣渭水來到海山地區之後,你知道1920年代海山地區最潮的文化活動是什麼嗎? 還有,1920年代臺灣人要怎麼認識這個世界,才能擁有競爭力跟國際觀嗎? 阿嬤們的少女時代又是如何衝撞社會體制、解放女性的呢? (繼續閱讀…)
Read More狂賀!本中心與人文學院攜手合作,榮獲教育部106年試辦「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核定種子型計畫最高經費補助基準120萬! 本中心與人文學院合作之「海山環抱:北大深耕海山文化、教育、產業之創發與實踐」計畫,執行團隊以海山學研究中心及人文學院為主體, (繼續閱讀…)
Read More國立臺北大學長期深耕三峽,致力於鏈結產、官、學與在地社群,成為在地產業活化與創生的平臺。自2021年起,海山學研究中心與在地社群攜手為臺灣打造全新的生活品牌——「三峽綠茶季」,實踐大學社會責任,與社區一同展現共好之力,「三峽綠茶季」至今已邁入第三個年頭。 (繼續閱讀…)
Read More🍵茶鄉輕旅行開放報名 三峽茶產業歷史悠久,自清領時期當地人就開始在鄰近山區種茶製茶,至今已超過200年。而三峽製茶者製茶功夫純熟,能夠製作出包種、龍井、碧螺春、蜜香紅茶、白茶、東方美人等多種品項。 (繼續閱讀…)
Read More【文化剖理系第三彈:國光劇團品牌之產製行銷策略】 時間:2020年12月15日(二)13:10〜15:00 地點:臺北大學人文學院11F01 更改為人文學院1F01國際會議廳 主講:張育華女士(國光劇團團長) 張育華團長接掌國光劇團後,以「文化品牌」為經營目標,鏈結合作資源,推動人才育成計劃,發展戲曲「行銷、傳播、管理」的經營策略,以促進戲曲觀眾的多元化。建立「國光品牌學」,使國光劇團並不只是一個京劇的劇團而已,更是一個可以代表京與戲曲文化的品牌。 國光劇團如何從國家編制的公家單位,蛻變成代表京劇與戲曲的「文化品牌」呢? 張育華團長對於「國光劇團」這個品牌,有什麼永讀經營的想法呢? 這場演講中團長會為我們解答: #國光劇團是如何成為一個文化品牌 #建立之後的經營與行銷策略 讓我們跟著張育華女士與國光劇團,來一探「品牌文化」吧! 主辦單位:國立臺北大學人文學院、海山學研究中心、民俗藝術與文化資產研究所 指導單位:教育部、USR萌芽型計畫 #USR #文化剖理系 #文化政策 #文化創意產業
Read More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