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成果】111-2「李梅樹紀念館專業實習」成果發表會
為培養學生具備美術館及博物館經營及策展之專業技能,海山學研究中心攜手本校歷史學系,與李梅樹紀念館合作開設「李梅樹紀念館專業實習」課程。2023年6月17日(六)下午2:00-4:00,在歷史學系何淑宜主任及海山學研究中心洪健榮主任的陪伴下,學生於紀念館進行本學期期末成果發表,並由李景光館長親自頒發實習證書。 (繼續閱讀…)
為培養學生具備美術館及博物館經營及策展之專業技能,海山學研究中心攜手本校歷史學系,與李梅樹紀念館合作開設「李梅樹紀念館專業實習」課程。2023年6月17日(六)下午2:00-4:00,在歷史學系何淑宜主任及海山學研究中心洪健榮主任的陪伴下,學生於紀念館進行本學期期末成果發表,並由李景光館長親自頒發實習證書。 (繼續閱讀…)
千呼萬喚,2023三峽綠茶季系列活動「以茶入食」再加場!今天我們邀請到在地商家「Yukimasa 。一碗幸福好滋味」,一同將三峽特有種「青心柑仔」製成的碧螺春綠茶,融入日常生活之中。2023年6月17日(六)下午兩點在本校USR-HUB大學社會責任實踐基地,體驗手作幸福嫩仙草及青柑綠奶漂浮!❤️ (繼續閱讀…)
臺灣開始以官方力量機械化開採煤礦,最早可以追溯到1876年。迄今一百二十餘年的時光,煤礦仍是重要的能源。煤礦在臺灣的民生經濟、地景、藝術、交通及社會的發展扮演重要角色,對常民記憶及文化底蘊殊具意義。 (繼續閱讀…)
明治大學大學史研究中心亞洲留學生研究會,在會長文學部高田幸男教授率領下,一行於3月24日來訪中心。 (繼續閱讀…)
國立臺北大學長期深耕三峽,致力於鏈結產、官、學與在地社群,成為在地產業活化與創生的平臺。自2021年起,海山學研究中心與在地社群攜手為臺灣打造全新的生活品牌——「三峽綠茶季」,實踐大學社會責任,與社區一同展現共好之力,「三峽綠茶季」至今已邁入第三個年頭。 (繼續閱讀…)
12月9日至10日,海山學研究中心與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新北市立圖書館假本校人文大樓1樓國際會議廳,聯合舉辦「王世慶先生與臺灣文獻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來自日、韓、新、臺等四國共40位學者齊聚臺北大學,以在地化及國際化的觀點,探討王世慶先生在臺灣史及海山地方學研究上的貢獻。本會議亦同步於海山學研究中心臉書粉絲專頁LIVE直播,兩日共計200人次參與此次的學術盛宴。 (繼續閱讀…)
11月4日、5日,本校歷史學系與日本一般財團法人霞山會,假公共事務學院一樓會議廳共同主辦「東亞近現代史中的變遷、對抗、融合—歷史、教育、產業、經濟的視角」國際學術研討會,來自日、韓、臺等三國共50位學者齊聚一堂,以跨國境及跨領域的視角,探討戰前、戰後東亞歷史發展過程中,在區域間知識、制度、技術、人材的流動下,所產生的變遷、對抗及融和的連鎖及互動關係。本場會議採取實體及同步視訊的方式辦理,兩天會議總共吸引實際來場及線上聆聽者共計170人次參加,為疫情以來難得的盛況。 (繼續閱讀…)
10月22日至23日,板橋文史協會於板橋林家花園旁舉辦「板橋生活小學堂+枋橋城大冒險」,活動的主題是「整個枋橋都是我的生活學堂」,以地方知識學為基礎,設計包括:遇見古城、實境解謎、生活小學堂、職人拜師、遇見與穿越、職人獻藝等,多種實境遊戲闖關體驗遊戲,讓參與民眾展開一場屬於具有在地特色的大冒險。在疫情趨緩後的週末時刻,民眾紛紛走上街頭,用最輕鬆的散步,感受和體驗枋橋城裡的處處驚喜。 (繼續閱讀…)
自從得知「2022大眾史學工作坊」在排除疫情的困擾下將如期舉辦,就一直滿懷喜悅。更由於事先已經預知,活動中將安排「歷史紀錄片跨校學生競賽」,這該是臺灣史學界前所未有的創舉,所以無限地期待。 (繼續閱讀…)
時代風景——繪筆下的風土紀行 十九世紀臺灣正式開埠前後,遠渡重洋來到「福爾摩沙」的外邦人士,始終不絕於途。其中,來自英國的自然學者柯靈烏(Cuthbert Collingwood,1826-1908),及英國皇家海軍軍醫克里(Edward H. Cree,1814-1901),在以文字紀錄他們探索臺灣的行腳之餘,也各自將旅途中的見聞,化為一張張的彩圖。 (繼續閱讀…)